「碳中和」是什麼? Q&A說分明
2015/07/20 09:17:54
6月6日,2015氣候與能源世界公民高峰會在台北、台中、台南3地與世界同步舉行。為了讓這場全球公民討論氣候變遷的會議更加名實相符,3場活動都採「碳中和」模式,緊密結合氣候議題的討論與日常實際行動。
「碳中和」是什麼?簡單的3個字,背後蘊含著生命週期概念、碳交易體系與不增加地球溫室氣體排放的環保理念。本報2015年7月9日台北訊,特約記者陳文姿報導
6月6日,2015氣候與能源世界公民高峰會在台北、台中、台南3地與世界同步舉行。為了讓這場全球公民討論氣候變遷的會議更加名實相符,3場活動都採「碳中和」模式,緊密結合氣候議題的討論與日常實際行動。
「碳中和」是什麼?簡單的3個字,背後蘊含著生命週期概念、碳交易體系與不增加地球溫室氣體排放的環保理念。
一項碳中和活動代表從籌備到會後總結,必須計算所有人員(含工作人員與參與者)在運輸、電力、食物、廢棄物等耗用的碳足跡,並設法降至最低。最後,再從外部取得碳權來抵換無法降低的碳排量,使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沒有淨增加,等於達到「零碳」。
也就是說,一場活動中所涉及諸多食材與用品,無論是一張紙一度電,或是食材交通,通通都要納入計算!
聽起來像是不太可能達成的任務。本報記者在主辦單位、碳中和輔導廠商--產基會、以及驗證廠商--BSI,以及專家等多方的協助下,深入碳中和活動,並釐清碳中和的實際運作方式與不同層面的意涵。
【暖身區】背景知識
所謂的碳足跡,是指生命週期過程中直接、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。單一產品的碳足跡計算十分複雜,以食材碳足跡為例,從種子、農藥、灌溉、包裝、販賣、運輸、廚餘等,無一不列入計算。
在台灣實施碳中和皆依據PAS 2060實施碳中和參考規範 (簡稱PAS2060) 這套國際標準程序進行。適用範圍從活動、產品、到建築物,甚至整個鄉鎮城市都可進行。本文僅說明活動碳中和的運作過程。
【第一步】碳盤查
所謂碳盤查,簡單來說是統計所有活動中產生的碳足跡。以下分別自食物、電力、佈置、交通等說明盤查細節。
【餐飲篇】
每一項食物都要納入統計?
從食材運輸到廚餘的碳排量,都需計算。攝影:陳文姿。
Q1:活動當天主辦單位為長達9小時的活動準備了三餐與會後點心。台菜的成分與食材又很複雜,許多沒有國際標準(如中藥材)。如何去盤查每項食材的來源與重量?
A1:單項食品的碳足跡確實很難,但在國際上若遇到這樣的情況,是以供應餐點的總金額套用相關的係數計算,便可取得碳排放量。
這類的係數都必須經過嚴謹的方法學、計算及程序與認證後才獲得國際認可。我們這次採用的是日本餐飲的公式,再經匯率換算而得。
至於食材的運輸與清運,例如從食品公司出發到會場的距離,以及廚餘處理的里程等,則須另計。
左:先測空廚餘桶重量、右:面紙重量。即便是面紙也要列入碳盤查。
即便是面紙也要列入碳盤查。左:先測空廚餘桶重量、右:面紙重量。攝影:陳文姿。
【電力篇】
Q2:大螢幕、音響、燈光、空調到插座都需要用電,如何統計算總電量?
A2:電力計算有兩種方式,一是將每種電器的耗電量逐一加總,盤點人員會以燈管的瓦特數、冷氣的冷氣能力、與現場的電器設備等做為估算的標準。
這次的活動場地位在台北市政府內,採大樓中央空調,不易取得空調耗電量。所以在本次活動中,盤點人源須先取得整體耗電量,再以樓地板面積的比例換算。此外,因市府的電箱屬管制區,盤點人員必須事前申請才能進入,這也列在工作項目內。
台北市政府的電表,計算一天活動的耗電量。
工作人員抄寫台北市政府電表,計算一天活動耗電量。圖片提供:產基會。
【現場佈置篇】
會議手冊、簽到表也全部要納入碳足跡計算。所以主辦單位請大家盡量先事前下載會議手冊,減少碳足跡。
會議手冊、簽到表也全部要納入碳足跡計算。所以主辦單位請大家盡量先事前下載會議手冊,減少碳足跡。
Q3: 活動手冊,或是簽到紙都要納入計算嗎?哪些可以不必納入計算?
A3:從海報、簽到紙、桌牌、餐巾紙到個人名牌,所有耗用的材料都需納入計算。
此外,為了減少會場佈置的碳排,現場應避免一次性的裝飾,例如桌花。本次活動主辦單位事前已請來賓先下載活動手冊電子檔,可減少活動手冊的印製。
場地布置與拆卸的的運輸、廢棄物、廚餘的重量、運送車輛及距離等也都納入計算。
【交通篇】
Q4: 如何統計現場來賓及工作人員到現場的交通工具及碳排放量?
A4: 我們這次以設計問卷方式詢問每個人來到現場與離開時的交通方式,以便會後進行統計,本次活動在事前也做了完整的宣導,提醒各場次的與會者以最低碳的交通運輸方式到達會場,例如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、共乘、騎自行車等..。
主辦單位請大家留下交通方式,以便統計碳足跡。
主辦單位請大家留下交通方式,以便統計碳足跡。
【進階篇】使用過的碳足跡如何歸零?
Q5:請問以一天的室內座談活動來估計,台北場單場的碳排放大約是多少?
A5:每場次的實際情況不盡相同,但若以類似規模的活動來估計,大約少於25 公噸,主要的碳排放量來自交通及電力。[註]
交通盤點。不同的交通方式也會影響碳足跡。
交通盤點。不同的交通方式也會影響碳足跡。
Q6:國內沒有碳交易市場,碳權如何取得?
A6:雖然國內目前沒有碳交易市場,但環保署已經先規劃先期專案與抵換專案兩項方案,廠商碳排放如果優於公告排放強度,或是藉技術提升減低碳排放,都可經由申請及審查程序取得國內碳權。這次會議北中南3場活動的碳權均是由國內企業友達贊助,屬於本土碳權。
此外,透過國際市場,也可取得境外碳權。依據 PAS2060,國內碳中和活動可納入碳中和的減量額度包括:(1) 國內先期與抵換專案所核發的減量額度 (2)CDM的CER (3)VCS (4)Gold Standard四種。除了第一項為國內碳權外,其餘三項均為境外碳權。
Q7: 進行碳中和的步驟包括那些?
A7:碳中和有三種模式,基本上是先提出碳足跡管理計畫書(CFM plan)後經第三者(查驗機構) 確認,之後,在活動過程中要「減量措施」以積極的作為實際減量。最後,購買碳權將活動無法減少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抵換,並將碳權額度註銷。
由第三者查證通過後,即可達成碳中和宣告,並到環保署所建置的「碳中和登錄管理平台」完成登錄
整個碳中和的過程繁複,為了鼓勵低碳活動,環保署也允許自我查證或者是第二者查證(第二者是指能使用方法學進行有效確證者),但在登錄平台上都須清楚揭露。
由於本場活動屬於公益性質,國內許多廠商都義務提供協助。輔導廠商產基會、環科、成大,分別協助北中南三地的碳足跡管理計畫書及碳盤查工作,驗證廠商則由BSI、DNV、SGS擔任。
【高級篇】批評與挑戰
Q8:請問使用有機食材或非有機食材,在碳排放量上是否有差異?
A8:差異並不大,碳足跡的數字僅代表產品所產生的溫室氣體總量,但就整個生命週期評估(Life cycle assessment,LCA)來看,產品的環境衝擊包括資源使用、人體健康及生態影響等,複雜的關連是無法用單一數字來呈現的。
Q9:活動採用在地食材,冷氣設定溫度調高等也可以減低碳盤點的碳排放總量嗎?
A9:這要看使用的計算方法,以食材為例,如果是採單項逐一計算,就會有差別。而本次的計算公式,在食材上是採用計價換算,電力是依樓地板比例,所以食材內容與溫度設定等無法反映出在減碳的數據上。
但這些努力可以納入「減量措施」中。「減量措施」可能是碳中和活動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環。環保署規定,在每次的碳中和活動,主辦單位都必須提出具體的「減量措施」。減量措施後,無法降低的碳排放,才進抵換。
例如這次主辦單位分三個場地進行,又以視訊的方式讓國際來賓參與,都實質減少許多因交通而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。
遠距會議也可以減少往返的碳足跡
遠距會議也可以減少往返的碳足跡。
Q10:如果碳權價格很低,或是主辦單位花錢多買碳權,無須太多減量行動就能抵銷碳排放量,在這種狀況下,碳中和活動會不會僅流於形式?
A10:碳中和標準中規定,活動須利用各項「減量措施」讓排碳量最小化,再進行抵銷。此外,不少低碳活動在設備、行動跟效率提升上都具有延續性,並非僅是一次性的活動。
本場活動(2015氣候與能源世界公民高峰會)全球共75個參與國家中,台灣是唯一進行碳中和的地區。台灣計畫主辦人林子倫主動提出這項規畫,代表的就是減碳行動的意願與承諾。
碳中和也可以做為一種溝通的橋樑。以「2011海峽兩岸氣候變遷與能源永續發展論壇」為例,主辦單位事前便與來賓溝通低碳理念,在來賓一致認同下,整場活動雖簡單不鋪張,依舊是賓主盡歡。
全文詳情請見資料來源
資料來源:台灣環境資訊協會-環境資訊中心
參考網站:http://e-info.org.tw/node/108673
如有溫室氣體盤查/碳足跡/水足跡之需求,請與本公司林小姐聯繫。
寰勁科技有限公司
電話:02-2392-1056
傳真:02-2395-8056
「碳中和」是什麼?簡單的3個字,背後蘊含著生命週期概念、碳交易體系與不增加地球溫室氣體排放的環保理念。本報2015年7月9日台北訊,特約記者陳文姿報導
6月6日,2015氣候與能源世界公民高峰會在台北、台中、台南3地與世界同步舉行。為了讓這場全球公民討論氣候變遷的會議更加名實相符,3場活動都採「碳中和」模式,緊密結合氣候議題的討論與日常實際行動。
「碳中和」是什麼?簡單的3個字,背後蘊含著生命週期概念、碳交易體系與不增加地球溫室氣體排放的環保理念。
一項碳中和活動代表從籌備到會後總結,必須計算所有人員(含工作人員與參與者)在運輸、電力、食物、廢棄物等耗用的碳足跡,並設法降至最低。最後,再從外部取得碳權來抵換無法降低的碳排量,使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沒有淨增加,等於達到「零碳」。
也就是說,一場活動中所涉及諸多食材與用品,無論是一張紙一度電,或是食材交通,通通都要納入計算!
聽起來像是不太可能達成的任務。本報記者在主辦單位、碳中和輔導廠商--產基會、以及驗證廠商--BSI,以及專家等多方的協助下,深入碳中和活動,並釐清碳中和的實際運作方式與不同層面的意涵。
【暖身區】背景知識
所謂的碳足跡,是指生命週期過程中直接、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。單一產品的碳足跡計算十分複雜,以食材碳足跡為例,從種子、農藥、灌溉、包裝、販賣、運輸、廚餘等,無一不列入計算。
在台灣實施碳中和皆依據PAS 2060實施碳中和參考規範 (簡稱PAS2060) 這套國際標準程序進行。適用範圍從活動、產品、到建築物,甚至整個鄉鎮城市都可進行。本文僅說明活動碳中和的運作過程。
【第一步】碳盤查
所謂碳盤查,簡單來說是統計所有活動中產生的碳足跡。以下分別自食物、電力、佈置、交通等說明盤查細節。
【餐飲篇】
每一項食物都要納入統計?
從食材運輸到廚餘的碳排量,都需計算。攝影:陳文姿。
Q1:活動當天主辦單位為長達9小時的活動準備了三餐與會後點心。台菜的成分與食材又很複雜,許多沒有國際標準(如中藥材)。如何去盤查每項食材的來源與重量?
A1:單項食品的碳足跡確實很難,但在國際上若遇到這樣的情況,是以供應餐點的總金額套用相關的係數計算,便可取得碳排放量。
這類的係數都必須經過嚴謹的方法學、計算及程序與認證後才獲得國際認可。我們這次採用的是日本餐飲的公式,再經匯率換算而得。
至於食材的運輸與清運,例如從食品公司出發到會場的距離,以及廚餘處理的里程等,則須另計。
左:先測空廚餘桶重量、右:面紙重量。即便是面紙也要列入碳盤查。
即便是面紙也要列入碳盤查。左:先測空廚餘桶重量、右:面紙重量。攝影:陳文姿。
【電力篇】
Q2:大螢幕、音響、燈光、空調到插座都需要用電,如何統計算總電量?
A2:電力計算有兩種方式,一是將每種電器的耗電量逐一加總,盤點人員會以燈管的瓦特數、冷氣的冷氣能力、與現場的電器設備等做為估算的標準。
這次的活動場地位在台北市政府內,採大樓中央空調,不易取得空調耗電量。所以在本次活動中,盤點人源須先取得整體耗電量,再以樓地板面積的比例換算。此外,因市府的電箱屬管制區,盤點人員必須事前申請才能進入,這也列在工作項目內。
台北市政府的電表,計算一天活動的耗電量。
工作人員抄寫台北市政府電表,計算一天活動耗電量。圖片提供:產基會。
【現場佈置篇】
會議手冊、簽到表也全部要納入碳足跡計算。所以主辦單位請大家盡量先事前下載會議手冊,減少碳足跡。
會議手冊、簽到表也全部要納入碳足跡計算。所以主辦單位請大家盡量先事前下載會議手冊,減少碳足跡。
Q3: 活動手冊,或是簽到紙都要納入計算嗎?哪些可以不必納入計算?
A3:從海報、簽到紙、桌牌、餐巾紙到個人名牌,所有耗用的材料都需納入計算。
此外,為了減少會場佈置的碳排,現場應避免一次性的裝飾,例如桌花。本次活動主辦單位事前已請來賓先下載活動手冊電子檔,可減少活動手冊的印製。
場地布置與拆卸的的運輸、廢棄物、廚餘的重量、運送車輛及距離等也都納入計算。
【交通篇】
Q4: 如何統計現場來賓及工作人員到現場的交通工具及碳排放量?
A4: 我們這次以設計問卷方式詢問每個人來到現場與離開時的交通方式,以便會後進行統計,本次活動在事前也做了完整的宣導,提醒各場次的與會者以最低碳的交通運輸方式到達會場,例如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、共乘、騎自行車等..。
主辦單位請大家留下交通方式,以便統計碳足跡。
主辦單位請大家留下交通方式,以便統計碳足跡。
【進階篇】使用過的碳足跡如何歸零?
Q5:請問以一天的室內座談活動來估計,台北場單場的碳排放大約是多少?
A5:每場次的實際情況不盡相同,但若以類似規模的活動來估計,大約少於25 公噸,主要的碳排放量來自交通及電力。[註]
交通盤點。不同的交通方式也會影響碳足跡。
交通盤點。不同的交通方式也會影響碳足跡。
Q6:國內沒有碳交易市場,碳權如何取得?
A6:雖然國內目前沒有碳交易市場,但環保署已經先規劃先期專案與抵換專案兩項方案,廠商碳排放如果優於公告排放強度,或是藉技術提升減低碳排放,都可經由申請及審查程序取得國內碳權。這次會議北中南3場活動的碳權均是由國內企業友達贊助,屬於本土碳權。
此外,透過國際市場,也可取得境外碳權。依據 PAS2060,國內碳中和活動可納入碳中和的減量額度包括:(1) 國內先期與抵換專案所核發的減量額度 (2)CDM的CER (3)VCS (4)Gold Standard四種。除了第一項為國內碳權外,其餘三項均為境外碳權。
Q7: 進行碳中和的步驟包括那些?
A7:碳中和有三種模式,基本上是先提出碳足跡管理計畫書(CFM plan)後經第三者(查驗機構) 確認,之後,在活動過程中要「減量措施」以積極的作為實際減量。最後,購買碳權將活動無法減少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抵換,並將碳權額度註銷。
由第三者查證通過後,即可達成碳中和宣告,並到環保署所建置的「碳中和登錄管理平台」完成登錄
整個碳中和的過程繁複,為了鼓勵低碳活動,環保署也允許自我查證或者是第二者查證(第二者是指能使用方法學進行有效確證者),但在登錄平台上都須清楚揭露。
由於本場活動屬於公益性質,國內許多廠商都義務提供協助。輔導廠商產基會、環科、成大,分別協助北中南三地的碳足跡管理計畫書及碳盤查工作,驗證廠商則由BSI、DNV、SGS擔任。
【高級篇】批評與挑戰
Q8:請問使用有機食材或非有機食材,在碳排放量上是否有差異?
A8:差異並不大,碳足跡的數字僅代表產品所產生的溫室氣體總量,但就整個生命週期評估(Life cycle assessment,LCA)來看,產品的環境衝擊包括資源使用、人體健康及生態影響等,複雜的關連是無法用單一數字來呈現的。
Q9:活動採用在地食材,冷氣設定溫度調高等也可以減低碳盤點的碳排放總量嗎?
A9:這要看使用的計算方法,以食材為例,如果是採單項逐一計算,就會有差別。而本次的計算公式,在食材上是採用計價換算,電力是依樓地板比例,所以食材內容與溫度設定等無法反映出在減碳的數據上。
但這些努力可以納入「減量措施」中。「減量措施」可能是碳中和活動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環。環保署規定,在每次的碳中和活動,主辦單位都必須提出具體的「減量措施」。減量措施後,無法降低的碳排放,才進抵換。
例如這次主辦單位分三個場地進行,又以視訊的方式讓國際來賓參與,都實質減少許多因交通而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。
遠距會議也可以減少往返的碳足跡
遠距會議也可以減少往返的碳足跡。
Q10:如果碳權價格很低,或是主辦單位花錢多買碳權,無須太多減量行動就能抵銷碳排放量,在這種狀況下,碳中和活動會不會僅流於形式?
A10:碳中和標準中規定,活動須利用各項「減量措施」讓排碳量最小化,再進行抵銷。此外,不少低碳活動在設備、行動跟效率提升上都具有延續性,並非僅是一次性的活動。
本場活動(2015氣候與能源世界公民高峰會)全球共75個參與國家中,台灣是唯一進行碳中和的地區。台灣計畫主辦人林子倫主動提出這項規畫,代表的就是減碳行動的意願與承諾。
碳中和也可以做為一種溝通的橋樑。以「2011海峽兩岸氣候變遷與能源永續發展論壇」為例,主辦單位事前便與來賓溝通低碳理念,在來賓一致認同下,整場活動雖簡單不鋪張,依舊是賓主盡歡。
全文詳情請見資料來源
資料來源:台灣環境資訊協會-環境資訊中心
參考網站:http://e-info.org.tw/node/108673
如有溫室氣體盤查/碳足跡/水足跡之需求,請與本公司林小姐聯繫。
寰勁科技有限公司
電話:02-2392-1056
傳真:02-2395-8056
其他最新消息
-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低碳淨零人才培訓 2024/06/24 14:28:46
- 2024『淨零轉型』低碳盤查主任查證員訓練開班資訊 2024/01/10 16:14:05
- 工業局低碳淨零人才培訓 2023/06/29 15:12:31
- 環保署宣布成立「氣候變遷局」 422世界地球日正式掛牌 2023/03/31 15:58:31
- 金管會協力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成立金融業淨零推動工作平台 2023/03/29 09:36: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