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碳時代來臨,企業長出綠色生命線
2017/08/23 10:49:55
巴黎氣候協議的上路,宣示邁向「低碳經濟」的旅程確立。即使川普宣布退出,各國領袖仍不改初衷,致力建構一個淨零碳排放系統。當全球議題聚焦在環境永續,當企業真實意識到氣候變遷下的社會責任,代表企業自主為環境負責的時代,正式來臨!
火辣辣的太陽,斤斤計較的台灣供電警戒線,台灣的能源轉型愈來愈急迫。
事實上,在2016年底歷史性的巴黎氣候協議生效後,要將全球升溫控制在只比工業革命前高2℃之內,以降低極端氣候風險;減少溫室氣體排放,增加極端氣候調適力;以及推動綠色融資。三大目標,已經從國際協議,走入各國國境,在各個企業長出綠色生命線。
「即使川普說要退出,最快也是2020年,」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提醒,「而且,他說得很明確,不排除再加入。」
2017年「天下CSR企業公民獎」100強榜單也發現,大型企業前十強在「環境永續」構面的得分超過平均總分者,就有台達電子、第一金控、聯華電子、華碩電腦、國泰金控等五強,「綠色」已成為今年上榜企業的重要基因。多位專家指出,巴黎協議宣告邁向「低碳經濟」的旅程確立。企業想要生存,不能只關注財務績效,新的競爭關鍵是「永續績效」。落實到企業日常,由於化石能源(煤炭、石油等天然資源)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,造成氣候暖化,「能源轉型」、「資源減用」與「碳價成本化」是企業的三大挑戰。
挑戰1 能源轉型:由上而下,一同轉綠
在今年「天下CSR企業公民獎」榜單上,蟬聯兩屆冠軍的台達電,是公認能源轉型成功的案例。
BSI英國標準協會台灣分公司總經理蒲樹盛觀察,台達電不僅做到對內的績效、管理層次,對供應鏈的水資源、能源管理也很完善,「不只是做好,且一直創新。」
早在巴黎協議之前,台達電就率先自主管理。過去五年,台達電已達到減碳50%的目標。
目前台達電在全球有24棟綠建築,其中12棟是綠色廠房。
今年上半年,台達電宣布組織重組,分為「電源及零組件」、「自動化」與「基礎設施」三塊。後兩大區塊中,綠建築、綠色電梯、電動車、智慧電網都是對應市場需求的重要趨勢。
台達電發言人周志宏舉例,桃園三廠的綠色電梯安裝「能源回收系統」,當電梯負載重量愈重,回收電力愈多,破除了爬樓梯才可節能的迷思,「廠區同仁都養成默契,在下樓時盡量把電梯塞滿,以賺取更多的回收電力,」這套電梯能源回收系統,已寫進綠建築規範,主導了國內政策。
台達美洲區總部新大樓是「淨零耗能」(Net-Zero)的綠建築。太陽能發電每年可貢獻超過100萬度的綠色電力,除了自用,還相當近百戶住家的一年用電;用水則來自雨水回收系統,容量達63萬公升,滿水時可澆灌園區植被兩個月。
這些節能「實績」,都成為基礎設施事業群最好的活廣告。「減碳是不得不的趨勢,綠色產業跟生活接地氣,就是尋找未來的出路,」台達電執行長鄭平指出。
在大型企業前十強榜單中,共入榜了玉山、第一、富邦、國泰四家金控,近年來,已在金融市場提供各式綠色經濟服務,發展出綠色貸款、綠色債券等多種金融商品。
國泰、玉山金控都已簽署赤道原則;第一金控也參酌赤道原則,對貸款人提出社會責任要求,貸款人必須在環境社會面有具體落實作為,若借款戶在環境保護、企業誠信經營和社會責任等授信審核條件未達標準,將收回貸款。今年,第一銀行更成立了「綠色金融委員會」,持續朝綠色融資、綠色投資等方向前進。綠色經濟蓬勃發展,顯示金融業的CSR,不僅著墨於自家企業內部,擴及外部的商品、投資,也都得承擔社會責任。
挑戰2 資源減用:打造「從搖籃到搖籃」的循環經濟模式
巴黎氣候協議的另一個重點,是極端氣候的調適。因為即使訂出保命線,全球升溫已成必然。
「企業應學習因應氣候變遷可能造成的損害,並先擬定行動方針,找尋在氣候變化造成能源短缺的狀況下,可繼續生存的新科技,」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執行董事李宜樺指出另一個重點。
事實上,台灣企業早已受極端氣候影響甚深。
四年前因廢水污染事件引起社會矚目的日月光半導體,其實早在2009年莫拉克颱風時,就已高度關注水的議題。
日月光高雄廠資深副總周光春回憶,當時楠梓加工區長達九天無自來水。對於需大量用水的半導體業來說,缺水將使生產線停擺,因而產生興建「中水回收廠」的計劃。所謂中水,就是回收製程用的水。目前,日月光已幾乎能做到百分百回收。從廠區收集而來的進流水,依序流入回收廠的每一層樓,進行進流水的各個淨化關卡。從pH調整池、生物沉澱池到多層過濾器,去除體積相對大的懸浮固體物。走上最高的六樓,是回收流程的最後一站,迎「耳」而來的是轟隆作響的機器運轉聲,眼前矗立著數十支放大版的濾水器。這裡利用RO逆滲透膜去除水中有機物等物質,將水質純化到製程可使用。
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所長李育明說,日月光新入選道瓊永續指數(DJSI)成分股,表示在環境構面已有績效。周光春表示,過濾後回收再使用,一來可節省自來水用量,二來能減少工廠放流水量,另外還能穩定放流水水質,避免造成污染。日月光的中水回收廠每天可回收9500噸再生水。兩年多來,成功產水500萬噸,相當於2000座標準游泳池的水量;總節水量達1800萬噸,等於7200座泳池水量。不只是回收中水,日月光高雄廠在2015年,首次完成大規模的碳排放量盤查,其最高等級的「範疇三」盤查,範圍包括員工通勤、商務旅行、公司採購上游廠商商品的碳排放量等。周光春笑說,高雄上班族以機車通勤居多,為了降低碳排,他改搭捷運上班。
在節水上成就斐然的,還有今年大型企業組中進步九名的遠東新世紀。遠東新採用「無水染整」,幾乎可以100%節水、並省下35%化學染料。除了水,回收材料也成為企業關鍵的議題。今年在大型企業組拿下第六名、較去年大幅進步的華碩電腦,去年成為全球首間取得「零廢棄物填埋驗證」的消費性電子廠。透過廢棄物管理及資源回收再利用,減少清運成本,並由「從搖籃到墳墓」的線性經濟,延伸至「從搖籃到搖籃」的循環經濟模式。華碩的CSR報告書指出,透過分類管理、計算公式,將研發物料、廢品、包材與員工生活垃圾,盡可能回收再利用,例如測試整修二手電子產品,延長使用時間或使其進入另一個生命週期,降低焚化或掩埋廢棄物。
挑戰3 碳價成本化:「減碳」成為企業共識
巴黎氣候協議成為國際共識後,國際間展開碳定價,正成為台灣廠商不能不面對的議題。每年由各國政府統籌,盤查出碳的排放總量,藉此規範隔年排放量。如果企業超過,就必須跟別人購買。蘋果、微軟等大廠將「減碳」列為重要目標,正為台灣供應鏈帶來翻天覆地的影響。沒有工廠的微軟,已將「碳」列為損益表上額外支付的成本。根據微軟CSR報告書,微軟從2012年實施內部碳價制度。每個國家分公司總經理,每年必須計算分公司排放的碳量,乘上公司指定價格,除了獲利上繳,還得另外上繳一筆碳費。透過強制費用,達到減碳效果。其意義,是教育企業裡所有人減碳的重要性。
目前,台灣的「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」已施行,替企業訂下減碳目標。但由金管會負責的台灣碳交易市場,目前尚無細節。
黃正忠直言,全球已有40國實施碳交易,台商一定會面對這個議題。中國大陸已有九個碳交易所,今年下半,大陸全國碳交易系統即將實施,首波針對重工業,例如鋼鐵、造紙等產業。未來的碳只會愈來愈貴?黃正忠指出,法國在2014年的法定碳價為30歐元,每一年逐步調整,預計2030年將漲至100歐元。李宜樺建議,企業除了進行碳盤查工作,也應逐步建立減碳目標。大型企業更須致力於輔導供應鏈,帶動整體產業發展。
CSR新關鍵:不只是慈善,要回應在地需求
邁入第11年的「天下CSR企業公民獎」,同步檢驗公司治理、企業承諾、社會參與、環境永續四大構面,加上必須連續三年獲利,是台灣指標最全面的CSR獎項。除了回應環境永續的趨勢,今年榜單也看出,愈能回應「在地需求」的企業,愈受評審青睞。
在外商企業組,首次奪冠的台灣賓士,不只關注公司的業務成長,近年更新增保育台灣原生樹種的「福爾摩沙森林」、弱勢青少年籃球週末班的項目。台灣賓士對於員工職涯發展的重視,也令人印象深刻。台灣賓士打造員工的個人發展計劃,如果意願,員工也可以請調到德國總部、區域總部去工作。目前台灣賓士的員工留任率,高達92%。
清華大學科管院兼任教授許朱勝說,現在愈來愈多企業派台灣員工到海外,這對台灣人才來說,是能成長的好事,也可以帶領台灣企業往上發展。
中堅企業組第五名的研揚科技,其子公司醫揚科技首度參賽,便獲得小巨人組第二名。創辦人莊永順與太太一起支持技職教育,累計捐款三億元給台科大。莊永順持續關注漸凍症等相關領域,在社會參與構面獲得高分。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處長吳明機說,「醫揚科技從工業電腦產業進入醫療領域,更注重對人、對社會的責任。」
黃正忠觀察,CSR(企業社會責任)的觀念與時俱進,已不光只是慈善,更成為「同時具備商業、創新、風險管理的策略。」他建議,每年評選有如健檢,企業能藉此了解其他企業的狀態,也可用來診斷自家公司的營運體質、落差的方向,以擬定下一步的行動方案。
全文詳情請見資料來源
資料來源:天下雜誌
參考網站:http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84481
如有溫室氣體盤查/碳足跡/水足跡之需求,請與本公司林小姐聯繫。
寰勁科技有限公司
電話:02-2392-1056
傳真:02-2395-8056
火辣辣的太陽,斤斤計較的台灣供電警戒線,台灣的能源轉型愈來愈急迫。
事實上,在2016年底歷史性的巴黎氣候協議生效後,要將全球升溫控制在只比工業革命前高2℃之內,以降低極端氣候風險;減少溫室氣體排放,增加極端氣候調適力;以及推動綠色融資。三大目標,已經從國際協議,走入各國國境,在各個企業長出綠色生命線。
「即使川普說要退出,最快也是2020年,」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提醒,「而且,他說得很明確,不排除再加入。」
2017年「天下CSR企業公民獎」100強榜單也發現,大型企業前十強在「環境永續」構面的得分超過平均總分者,就有台達電子、第一金控、聯華電子、華碩電腦、國泰金控等五強,「綠色」已成為今年上榜企業的重要基因。多位專家指出,巴黎協議宣告邁向「低碳經濟」的旅程確立。企業想要生存,不能只關注財務績效,新的競爭關鍵是「永續績效」。落實到企業日常,由於化石能源(煤炭、石油等天然資源)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,造成氣候暖化,「能源轉型」、「資源減用」與「碳價成本化」是企業的三大挑戰。
挑戰1 能源轉型:由上而下,一同轉綠
在今年「天下CSR企業公民獎」榜單上,蟬聯兩屆冠軍的台達電,是公認能源轉型成功的案例。
BSI英國標準協會台灣分公司總經理蒲樹盛觀察,台達電不僅做到對內的績效、管理層次,對供應鏈的水資源、能源管理也很完善,「不只是做好,且一直創新。」
早在巴黎協議之前,台達電就率先自主管理。過去五年,台達電已達到減碳50%的目標。
目前台達電在全球有24棟綠建築,其中12棟是綠色廠房。
今年上半年,台達電宣布組織重組,分為「電源及零組件」、「自動化」與「基礎設施」三塊。後兩大區塊中,綠建築、綠色電梯、電動車、智慧電網都是對應市場需求的重要趨勢。
台達電發言人周志宏舉例,桃園三廠的綠色電梯安裝「能源回收系統」,當電梯負載重量愈重,回收電力愈多,破除了爬樓梯才可節能的迷思,「廠區同仁都養成默契,在下樓時盡量把電梯塞滿,以賺取更多的回收電力,」這套電梯能源回收系統,已寫進綠建築規範,主導了國內政策。
台達美洲區總部新大樓是「淨零耗能」(Net-Zero)的綠建築。太陽能發電每年可貢獻超過100萬度的綠色電力,除了自用,還相當近百戶住家的一年用電;用水則來自雨水回收系統,容量達63萬公升,滿水時可澆灌園區植被兩個月。
這些節能「實績」,都成為基礎設施事業群最好的活廣告。「減碳是不得不的趨勢,綠色產業跟生活接地氣,就是尋找未來的出路,」台達電執行長鄭平指出。
在大型企業前十強榜單中,共入榜了玉山、第一、富邦、國泰四家金控,近年來,已在金融市場提供各式綠色經濟服務,發展出綠色貸款、綠色債券等多種金融商品。
國泰、玉山金控都已簽署赤道原則;第一金控也參酌赤道原則,對貸款人提出社會責任要求,貸款人必須在環境社會面有具體落實作為,若借款戶在環境保護、企業誠信經營和社會責任等授信審核條件未達標準,將收回貸款。今年,第一銀行更成立了「綠色金融委員會」,持續朝綠色融資、綠色投資等方向前進。綠色經濟蓬勃發展,顯示金融業的CSR,不僅著墨於自家企業內部,擴及外部的商品、投資,也都得承擔社會責任。
挑戰2 資源減用:打造「從搖籃到搖籃」的循環經濟模式
巴黎氣候協議的另一個重點,是極端氣候的調適。因為即使訂出保命線,全球升溫已成必然。
「企業應學習因應氣候變遷可能造成的損害,並先擬定行動方針,找尋在氣候變化造成能源短缺的狀況下,可繼續生存的新科技,」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執行董事李宜樺指出另一個重點。
事實上,台灣企業早已受極端氣候影響甚深。
四年前因廢水污染事件引起社會矚目的日月光半導體,其實早在2009年莫拉克颱風時,就已高度關注水的議題。
日月光高雄廠資深副總周光春回憶,當時楠梓加工區長達九天無自來水。對於需大量用水的半導體業來說,缺水將使生產線停擺,因而產生興建「中水回收廠」的計劃。所謂中水,就是回收製程用的水。目前,日月光已幾乎能做到百分百回收。從廠區收集而來的進流水,依序流入回收廠的每一層樓,進行進流水的各個淨化關卡。從pH調整池、生物沉澱池到多層過濾器,去除體積相對大的懸浮固體物。走上最高的六樓,是回收流程的最後一站,迎「耳」而來的是轟隆作響的機器運轉聲,眼前矗立著數十支放大版的濾水器。這裡利用RO逆滲透膜去除水中有機物等物質,將水質純化到製程可使用。
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所長李育明說,日月光新入選道瓊永續指數(DJSI)成分股,表示在環境構面已有績效。周光春表示,過濾後回收再使用,一來可節省自來水用量,二來能減少工廠放流水量,另外還能穩定放流水水質,避免造成污染。日月光的中水回收廠每天可回收9500噸再生水。兩年多來,成功產水500萬噸,相當於2000座標準游泳池的水量;總節水量達1800萬噸,等於7200座泳池水量。不只是回收中水,日月光高雄廠在2015年,首次完成大規模的碳排放量盤查,其最高等級的「範疇三」盤查,範圍包括員工通勤、商務旅行、公司採購上游廠商商品的碳排放量等。周光春笑說,高雄上班族以機車通勤居多,為了降低碳排,他改搭捷運上班。
在節水上成就斐然的,還有今年大型企業組中進步九名的遠東新世紀。遠東新採用「無水染整」,幾乎可以100%節水、並省下35%化學染料。除了水,回收材料也成為企業關鍵的議題。今年在大型企業組拿下第六名、較去年大幅進步的華碩電腦,去年成為全球首間取得「零廢棄物填埋驗證」的消費性電子廠。透過廢棄物管理及資源回收再利用,減少清運成本,並由「從搖籃到墳墓」的線性經濟,延伸至「從搖籃到搖籃」的循環經濟模式。華碩的CSR報告書指出,透過分類管理、計算公式,將研發物料、廢品、包材與員工生活垃圾,盡可能回收再利用,例如測試整修二手電子產品,延長使用時間或使其進入另一個生命週期,降低焚化或掩埋廢棄物。
挑戰3 碳價成本化:「減碳」成為企業共識
巴黎氣候協議成為國際共識後,國際間展開碳定價,正成為台灣廠商不能不面對的議題。每年由各國政府統籌,盤查出碳的排放總量,藉此規範隔年排放量。如果企業超過,就必須跟別人購買。蘋果、微軟等大廠將「減碳」列為重要目標,正為台灣供應鏈帶來翻天覆地的影響。沒有工廠的微軟,已將「碳」列為損益表上額外支付的成本。根據微軟CSR報告書,微軟從2012年實施內部碳價制度。每個國家分公司總經理,每年必須計算分公司排放的碳量,乘上公司指定價格,除了獲利上繳,還得另外上繳一筆碳費。透過強制費用,達到減碳效果。其意義,是教育企業裡所有人減碳的重要性。
目前,台灣的「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」已施行,替企業訂下減碳目標。但由金管會負責的台灣碳交易市場,目前尚無細節。
黃正忠直言,全球已有40國實施碳交易,台商一定會面對這個議題。中國大陸已有九個碳交易所,今年下半,大陸全國碳交易系統即將實施,首波針對重工業,例如鋼鐵、造紙等產業。未來的碳只會愈來愈貴?黃正忠指出,法國在2014年的法定碳價為30歐元,每一年逐步調整,預計2030年將漲至100歐元。李宜樺建議,企業除了進行碳盤查工作,也應逐步建立減碳目標。大型企業更須致力於輔導供應鏈,帶動整體產業發展。
CSR新關鍵:不只是慈善,要回應在地需求
邁入第11年的「天下CSR企業公民獎」,同步檢驗公司治理、企業承諾、社會參與、環境永續四大構面,加上必須連續三年獲利,是台灣指標最全面的CSR獎項。除了回應環境永續的趨勢,今年榜單也看出,愈能回應「在地需求」的企業,愈受評審青睞。
在外商企業組,首次奪冠的台灣賓士,不只關注公司的業務成長,近年更新增保育台灣原生樹種的「福爾摩沙森林」、弱勢青少年籃球週末班的項目。台灣賓士對於員工職涯發展的重視,也令人印象深刻。台灣賓士打造員工的個人發展計劃,如果意願,員工也可以請調到德國總部、區域總部去工作。目前台灣賓士的員工留任率,高達92%。
清華大學科管院兼任教授許朱勝說,現在愈來愈多企業派台灣員工到海外,這對台灣人才來說,是能成長的好事,也可以帶領台灣企業往上發展。
中堅企業組第五名的研揚科技,其子公司醫揚科技首度參賽,便獲得小巨人組第二名。創辦人莊永順與太太一起支持技職教育,累計捐款三億元給台科大。莊永順持續關注漸凍症等相關領域,在社會參與構面獲得高分。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處長吳明機說,「醫揚科技從工業電腦產業進入醫療領域,更注重對人、對社會的責任。」
黃正忠觀察,CSR(企業社會責任)的觀念與時俱進,已不光只是慈善,更成為「同時具備商業、創新、風險管理的策略。」他建議,每年評選有如健檢,企業能藉此了解其他企業的狀態,也可用來診斷自家公司的營運體質、落差的方向,以擬定下一步的行動方案。
全文詳情請見資料來源
資料來源:天下雜誌
參考網站:http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84481
如有溫室氣體盤查/碳足跡/水足跡之需求,請與本公司林小姐聯繫。
寰勁科技有限公司
電話:02-2392-1056
傳真:02-2395-8056
其他最新消息
-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低碳淨零人才培訓 2024/06/24 14:28:46
- 2024『淨零轉型』低碳盤查主任查證員訓練開班資訊 2024/01/10 16:14:05
- 工業局低碳淨零人才培訓 2023/06/29 15:12:31
- 環保署宣布成立「氣候變遷局」 422世界地球日正式掛牌 2023/03/31 15:58:31
- 金管會協力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成立金融業淨零推動工作平台 2023/03/29 09:36:12